導航:首頁 > 小說推薦 >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

發布時間:2021-01-18 18:19:30

A.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那個

笛福
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專人,被譽為屬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其作品可讀性強,主要構架為:主人公個人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創造了與困難抗爭的典型人物樂觀有勇氣的魯濱遜。

B.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誰

復魯濱遜漂流記作者:丹尼爾制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作品可讀性強。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C. 英國著名小說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魯濱遜漂流記》。請用簡潔的語言寫出這部小說的內容提要(80字左右)

笛福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勇於面對自然挑戰的新型人物——魯濱遜·克魯索。他內不屑守成,傾心容開拓,三番五次的拋開小康家庭,出海闖天下。在遭遇海難流落到荒島上以後,他運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海外冒險多年,經歷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了可觀的財富,回到了英國,完成了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的創業歷程。

D.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英國首都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一說是油燭商),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各國大陸經商。
笛福生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時期,他屬於資產階級,他是中上層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笛福對於那些因門第而驕傲的貴族、紳士抱有很大的反感,他盡力頌揚並非上層階級出身的資產階級,抨擊了那些看不起「平民」的「紳士」。他說人的始祖就是做工的。他強調商人是有用的人,而紳士變商人,商人變紳士則又是合理的事,等等。對自己階級的稱贊,他在《羅克薩娜》里有一段話說得最明顯:
羅伯特男爵和我對商人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羅伯特男爵說——我覺得他說的完全正確—— 一個地道的商人是全國最好的紳士,無論在知識上、在儀態上還是在判斷能力上,商人都比許多貴族強。他們一旦控制了世界,雖然沒有地產,也比有地產的紳士富有。
(4)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擴展閱讀:
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主要作品:
1、1719年《魯濱孫漂流記》(共三部)
2、1720年《辛格爾頓船長》《聾啞卜人坎貝爾傳》
3、1722年《傑克上校》《摩爾·弗蘭德斯》《大疫年日記》
4、1723年《彼得大帝紀》
5、1724年《羅克查娜》《新環球游記》《不列顛全島紀游》
6、1726年《羅伯茨船長四次旅行記》《經商全書》
7、1728年《英國商業方略》《使倫敦成為世界最繁榮都市之道》
參考資料:網路-丹尼爾·笛福
查看全部13個回答
繼王者之後,騰訊再爆RPG大作手游!

00:15
2020騰訊旗艦級RPG巨作
立即下載
龍族幻想
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魯濱遜漂流記作者簡介100字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和「英國報紙之父"等。 其作品可讀性強。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1731年的一天,《倫敦信使報》刊登出一條消息:星期一傍晚,著名的丹尼爾·笛福在臨卡納特林蔭道自己的寓所里於暮年逝世。英國人愛事先給自己寫墓誌銘,寫得俏皮,機智而簡短。 笛福也寫了,他希望在他的墓碑上刻寫:「丹尼爾·笛福」。但人們卻是另外的考慮,他們在他的墓碑刻寫上了:「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 (4)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擴展閱讀: 個人成就 笛福一生最關心的是發展資本主義,他極力稱贊的是資產階級,他認為一個國家發展最核心的問題是發展貿易。 「給我們貿易就是給我們一切」「貿易是世界繁榮的生命」,這就是他最根本的主張。因為他以為貿易使製造業和航海業發展,使人民有工作,有衣穿,有飯吃,物資也因此能保持高價,並且可以維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層社會也得到好處。只要有勤勞的人來發展貿易,任何地方都會繁榮起來。 他的一切經濟論著與部分政治論著都發揮這個主張,提出了許多具體建議。 參考資料:網路-丹尼爾·笛福
68 瀏覽4006 2019-08-30
魯濱遜漂流記作者簡介150字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 基人,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信奉不同於國教的長老會。笛福原姓福,1703年後自稱笛福。他受過中等教育,但沒有受過大學古典文學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於國教信仰的立場,政治上傾向於輝格黨。[1]他在學習當牧師多年後,才發覺自己並不適合宗教生活,因此轉而選擇了經商。他廣泛遊歷,經商也很成功。在此期間,他成了家,開始了養家糊口的生活。 1692年,他的生意失敗了,32歲的笛福負債累累,同時還要養活妻子和6個孩子。由於對政治一直有較濃厚的興趣,他開始為報社撰寫政論文章來謀生。因為這些文章經常抨擊國王和執政黨,結果,笛福數次入獄,在監獄里呆了不少年。由於政論文章
1 瀏覽650 2020-03-05
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簡介
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出生於倫敦。父親營屠宰業,信奉不同於國教的長老會。笛福原姓福,1703年後自稱笛福。他受過中等教育,但沒有受過大學古典文學教育。他一直保持不同於國教信仰的立場,政治上傾向於輝格黨。 他早年經營內衣、煙酒、羊毛織品、制磚業,曾到大陸各國經商。1685年參加蒙茅斯公爵領導反對天主教國王的叛亂;1688年荷蘭信奉新教的威廉率軍登陸英國,繼承英國王位,笛福參加了他的軍隊。1692年經商破產,負債達17000鎊,以後又屢屢失敗,因而不得不用各種方法謀生。他曾充當政府的秘密情報員,設計過各種開發事業,同時從事寫作。1698年他發表《論開發》,提倡築公路,辦銀行,立破產法,設瘋人院,辦水火保險,征所得稅,辦女學等。1701年他發表一首諷刺詩《真正英國人》,認為沒有純種的英國人,反對貴族天主教勢力,為外籍的信奉新教的威廉三世辯護。此詩連印9版。1702年發表政論《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用反諷手法,反對國教壓迫不同教派人士,文筆巧妙,開始竟未被人識破是反對國教。後被發覺,受到罰款和坐牢的懲罰,入獄6個月,枷示3次,卻被倫敦市民奉為英雄。在獄中他仿希臘詩人品達羅斯的頌歌體寫了一首《立枷頌》(1703),諷刺法律不公。 1704年他為輝格黨魁哈利辦《評論》雜志,主要為哈利的英格蘭——蘇格蘭聯合政策爭取支持。此後11年間他一直往來於英格蘭、蘇格蘭之間,充當哈利及其繼任者托利派戈多爾芬的秘密情報員,搜集輿論。在此期間,他又因寫文章而短期入獄。但從未終止為輝格黨當政者搜集情報,辦報,寫文章。 笛福在59歲時開始寫作小說。 1719年第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發表,大受歡迎。同年又出版了續篇。1720年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後,他寫了4部小說:《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
69 瀏覽1465 2018-02-17
魯濱遜漂流記作者簡介
魯濱遜是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他出身於中產階級,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哲學教育他,要他滿足現狀,不要出海。但海外的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誘惑著他,他雄心勃勃,決心舍棄安逸舒適的平庸生活出海遠航。一次出海他幾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盜擄去,逃出後在巴西發了財。但他仍不死心,經別人提議,再次出航,結果滯留海島。28年的孤島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繼續冒險。這種勇於進取的冒險精神,表現了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不滿足於現狀,要開拓世界、佔有世界的慾望。 故事中關於魯濱遜在荒島上經歷的描寫是全書的精華。作者把魯濱孫描繪成充滿勞動熱情的人。他憑著自己頑強不息的勞動與大自然作斗爭,表現出驚人的毅力。魯濱孫一到荒島,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絕望情緒後,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爭,他從擱淺的破船上取走了幾乎所有可以取走的東西。他靠著自己的雙手,靠著智慧,利用船上留下的簡單工具,克服無數困難,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了條件。他又挖鑿山洞,修築柵欄, 馴養山羊,種植穀物,製造獨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麵粉,烘烤麵包等,使自己的「生活過得很富裕」。最後他竟然有了自己的種植園、牧場、兩處住所、許多傢具,甚至還建立了一個包括狗、貓、羊、鸚鵡在內的熱鬧家庭。他每做一件事都要花費很大的勞力和很長的時間,但他失敗了再干,從不氣餒。他用近半年的時間造了一隻能坐24人的獨木舟,但要把它放進海里卻需要花12年的工夫挖條小河,他只好放棄這條船,又用了一年時間另造一隻。這種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使魯濱孫的形象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作者藉此歌頌了資產階級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強調了個人的聰明和毅力。 魯濱孫是個勞動者,同時也是資產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剝削掠奪的本性。他幾次出海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到非洲販賣奴隸。他用火槍和《聖經》懾服土人,使「星期五」心甘情願地做了他的忠實奴僕。「星期五」是他給一個土人取的名字。火槍和《聖經》就是歐洲殖民主義者對殖民地人民所慣用的雙重武器。魯濱孫頑強不息地與自然作斗爭,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佔有財富和土 地。在島上還沒有其他人出現的時候,魯濱孫就躊躇滿志地說:「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有可能,他要傳給他的子孫。當島上有了「星期五」的父親和那個西班牙人後,他為自己「像個國王」、「我的百姓完全服從我」而滿心高興。即使回到英國後, 他視察」他的「領地」,把島上的土地分租給新去的居民。魯濱孫身上的兩重性, 充分體現了作者自身的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 《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文學名著。它表現了強烈的資產階級進取精神和啟蒙意識。作者用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小說主人公魯濱遜也成為歐洲文學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形象。 我父親原來指望我學法律,但是我卻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我去赫爾城,我的一位同伴正要坐他父親的船到倫敦去,再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動心了,我必須跟他而去——這是1651年的8月,當時我十九歲。 船剛駛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風浪,使我感到全身說不出的難過,心裡十分恐怖。我在痛苦的心情中發了誓,假如上帝在這次航行中留下我的命,我在登上陸地後,就一直回到我慈愛的父母身邊,從此一定聽從他們的忠告辦事。 可是第二天風停了,浪也歇了。太陽西沉,繼之而來的是一個美麗可愛的黃昏,這時又喝了我的同伴釀的一碗甜酒,我就把這次航行後便回家的決心丟到九霄雲外去了。我的這種習性給我的一生招來了巨大的不幸——任性的行動常給我帶來災難,可我總不肯在災難來臨的時刻乘機悔改。待到危險一過去,就忘掉了 所有的誓言,又不顧一切地投入了我的毫無名堂的生活。 在第一次狂風暴雨似的航行後,我又有過幾次不同的冒險。在去非洲的幾內亞做生意時,我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盜船俘虜,被賣為奴隸,經過許多危險,我逃到了巴西,在那裡獨自經營一個甘蔗種植園,生活過得很順遂。可這時我卻又成了誘惑的犧牲品。巴西因為人工不足,有幾個種植園主知道我曾為做生意而到過非洲的一些奴隸市場口岸,他們竭力哄誘我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帶去為他們的種植園買些黑奴回來。 聽從壞主意,人就會倒霉。我們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個無名島上觸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個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條命。當時我所有的只是一把刀、一隻煙斗和一個盒子里裝的一點兒煙草。待到我的體力恢復,可以走路了時,我就沿著海岸走去。使我大為高興的是,我發現了淡水。喝了水後,又拿一小撮煙草放在嘴裡解餓。我就在一棵樹上棲身,舒舒服服地睡了那艘船,待到潮水退下,看到它竟離海岸很近,我發現可以很方便地游到船上去。船上只剩下一隻狗和兩只貓,再沒有別的生物。不過船上有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這樣,我就幹了起來。為了把那些東西運到這個島的一個水灣里,我專門製造了一隻木筏,還把島上有淡水而且比較平坦的一塊高地作了我的住所。麵包、大米、大麥和小麥、乾酪和羊肉乾、糖、麵粉、木板、圓木、繩子——所有這些,再加上幾支滑膛槍、兩支手槍、幾支鳥槍、一把錘子,還有——那是最沒有用的——三十六鎊英幣。所有這些東西我都一天又一天——在兩次退潮之間一一從船上運到了岸上。到了第三十天夜裡,我的搬運工作做完了,我躺下來時,雖然像平常一樣害怕,但我心裡也滿懷感恩之情,因為我知道,我已為以後對付這個荒島作好了准備而心裡感到踏實了。 島上有不少野果樹,但這是我過了好久才發現的。島上還有到處亂跑的山羊,但要不是我從船上取來了槍支彈葯,它們對我又有何好處呢?因此,我有理由感謝仁慈的上帝,讓船擱在海岸邊,直至使我搬來了對我有用的一切東西。 要想確保我能在這個島上生存下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我盡可能地相繼辦了幾件我非辦不可的事。但是我的努力並非總是交上好運道。我在第一次播下大麥和稻子的種子時,這些寶貴的存貨就浪費了一半,原因是播種得不是時候。我辛辛苦苦花了幾個月工夫,挖了幾個地窖以備貯存淡水。花了四十二天時間,才把一棵大樹砍劈成我的第一塊長木板。我起勁地幹了好幾個星期,想製造一個搗小麥的石臼,最後卻只好挖空了一大塊木頭。我足足花了五個月工夫,砍倒一棵大杉木,又劈又削,讓它成了一隻很像樣的獨木舟,以備用來逃離這個小島,可結果卻因為怎麼也沒法子使它下到海里去而不得不把它丟棄了。不過,每一樁失敗的事,都教給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識。 至於自然環境,島上有狂風暴雨,還有地震。我那時也對一切都適應了。我種植和收獲了我的大麥和小麥;我采來野葡萄,把它們曬成了很有營養的葡萄乾;我飼養溫馴的山羊,然後殺了吃,又熏又腌的。由於食物這樣多種多樣,供應還算不差。如此過了十二個年頭,其間,島上除了我本人之外,我從來沒見到過一個人跡。這樣一直到了那重大的一天,我在沙灘上偶然發現了一個人的光腳印。 我當時好像挨了一個晴天霹雷。我側耳傾聽,回頭四顧,可是什麼也沒聽見,什麼也沒看見。我跑到海岸上,還下海去查看,可是總共就只有那麼一個腳印!我驚嚇到了極我的住處。一連三天三夜,我都不敢外出。 這是人怕人的最好說明!經過十二年的痛苦和苦幹,十二年跟自然環境相抗爭,竟然會因一個人的一隻腳印而恐怖不安!但事情就是這樣。 經過觀察,我了解到這是那塊大陸上的那些吃人生番的一種習慣。他們把打仗時抓來的俘虜帶到這個島上我很少去的那個地方,殺死後大吃一頓。有一天早晨,我從望遠鏡里看見三十個野蠻人正在圍著篝火跳舞。他們已煮食了一個俘虜,還有兩個正准備放到火上去烤,這時我提著兩支上了子彈的滑膛槍和那柄大刀往下朝他們跑了去,及時救下了他們來不及吃掉的一個俘虜。我把我救下的這個人起名為「星期五」,以紀念他是這一天獲救的,他講話的聲音成了我在這個島上二十五年來第一次聽到的人聲。他年輕,聰明,是一個較高級的部族的野蠻人,後來在我留在島上的那段時間,他始終是我的個可靠的夥伴。在我教了他幾句英語後,星期五跟我講了那大陸上的事。我決定離開我的島了。我們製造了一隻船,這次不是在離海岸很遠的地方造。正當我們差不多已准備駕船啟航時,又有二十一個野蠻人乘著三隻獨木船,帶了三個俘虜到這個島上來開宴會了。其中一個俘虜是個白人,這可把我氣壞了。我把兩支鳥槍、四支滑膛槍、兩支手槍都裝上雙倍彈葯,給了星期五一把小斧頭,還給他喝了好多甘蔗酒,我自己帶上了大刀,我們沖下山去,把他們全殺死了,只逃走了四個野蠻人。 俘虜中有一個是星期五的父親。那個白人是西班牙人,是我前幾年看見的那艘在我的島上觸礁的船上的一個倖存者,當時我還從那艘船上取來了一千二百多枚金幣,但對這些錢我毫不看重,因為它們並不比沙灘上的許多沙子更有價值。 我給了那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槍支和食物,叫他們乘著我新造的船去把那艘西班牙船上遇難的水手們帶到我的島上來。正在等待他們回來時,有一艘英國船因水手鬧事而在我的島附近拋了錨。我幫那位船長奪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國。我們走時帶走了兩個也想回英國去的老實的水手,而讓鬧事鬧得最凶下來。開始時他們雙方爭吵不和,但定居後,終於建立起了一個興旺的殖民地,過了幾年,我有幸又到那個島上去過一次。 我離開那個島時,已在島上呆了二十八年兩個月二十九天。我總以為我一到英國就會高興不盡,沒想到我在那裡卻成了一個異鄉人。我的父母都已去世,真太令人遺憾了,要不我現在可以孝敬地奉養他們,因為我除了從那艘西班牙船上取來的一千二百個金幣之外,還有兩萬英鎊等待著我到一個誠實的朋友那兒去領取,這位朋友是一位葡萄牙船長,在我去干那項倒霉的差事之前,我委託他經營我在巴西的庄園。正是為了去干那差事,使我在島上住了二十八年。我見他如此誠實,十分高興,我決定每年付給他一百葡萄牙金幣,並在他死後每年付給他兒子五十葡萄牙金幣,作為他們終生的津貼。 我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我除了因為要到那個上面講的我住過的島上去看看,又作了一次航行之外,再沒作漫遊了。我住在這兒,為我不配得到的享受而心懷感激,決心現在就准備去作一切旅行中最長的旅行。如果說我學到了什麼的話,那就是要認識退休生活的價值和祈禱在平靜中過完我們的余日。 魯濱孫的形象 魯濱孫是個新人,是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他不是有教養的貴族中間的人物,而是一個平民。……魯濱孫就是獨自一個人生活在荒島上,也盡可能地保持了資產階級的體面,也使他能用這種當代文明的產物征服可能危及他本人和他的「領土」的土人。除了衣服和一些小用品外,他幾乎享有一切當代文明的產物。這樣他始終維持了「文明人」的生活而沒有變成野人。他在島上一方面等待離開荒島的機會,一方面積極開發這個小島。荒島上一旦出現了第二個人,他就儼然以島的「總督」自居了。魯濱孫離開人群達28年之久,但是無論物質方面還是精神狀態方面,他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是資產階級的一分子。這與「返回自然」或「知足常樂」是沒有絲毫共同之處的。魯濱孫受盡千辛萬苦之後,終於得到了大量的產業和財富,這就是這個階層英雄人物嚮往的歸宿。 魯濱孫是喜愛勞動的人。這樣階層的人物沒有什麼遺產可以得,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維持中等地位,才能爬到上層去。魯濱孫父親的觀點也許只能代表舊時代,代表保守力量濱孫來說,「一個人只是獃獃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就是「絕對真理」。他憑一個人的力氣,又沒有小船,把破船上的東西往島上搬,是有困難的。但是他的哲學是行動的哲學,是不怕困難的哲學。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搬東西,把兩手搬得動的東西通通搬了下來,而且「倘使天氣繼續這樣良好,我一定可以把全船一塊一塊地搬到岸上來」。他沒有坐失時機,所以當破船終於為風暴摧散時,他可以覺得坦然,因為他沒有偷懶。他說:「我平生沒有使用過任何工具,然而久而久之,運用我的勞動、勤勉和發明才能,我漸漸發現我什麼東西都可以做得出來,只要我有工具。話雖如此,即使沒有工具,我也做了許許多多的東西……」這樣,魯濱孫用自己的雙手,憑著開辟新天地的熱情,創造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的「王國」。 魯濱孫是堅毅的人。他說:「我的脾氣是只要決心做一樣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的。」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經驗,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費好長的時間,比如做一塊木板就要42天。他做的許多事情都是白費了勞力,沒有成功,但他從來不灰心失望。他總結了失敗的經驗又重新開始。……他對任何事情都不灰心,因此也就不厭煩勞動。他就是這樣與自然進行斗爭,改變了自己的處境。我們可以說他的作為說明了勞動在他的小范圍內能做出什麼樣的事業來。 魯濱孫又是一個殖民主義者。他到荒島上來以前就是個殖民者,而且是因為要到非洲買黑奴才離開巴西的。荒島上還沒有別人出現的時候,魯濱孫躊躇滿志地說:「這一切都是我的。」而且如果可能,他還要把它傳諸子孫。他後來把「星期五」變成了他的奴隸。 魯濱孫在荒島上做了許許多多的具體的事,荒島的自然面貌就有了改變,他的生活也有了改變。他做每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多困難,有些甚至看來是不可克服的,但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他有堅強的毅力,最後他成功了。他要吃飯、要穿衣就必須勞動,他的一切建樹都是憑自己勞動完成的。 作品以生動的、吸引人的故事說明,人只要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業來。
1 瀏覽186 2016-09-13
魯賓遜漂流記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魯賓遜漂流記》作者是丹尼爾·笛福,英國作家,新聞記者。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小說之父」。其作品主要為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為構架。情節曲折,採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並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模範,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2、原著簡介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丹尼爾·笛福的一部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難,漂流到無人小島,並堅持在島上生活,最後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
729 瀏覽58490 2017-09-06
4評論
熱心網友10
真好!給我的學習增添了很多很多知識,和好處。
蘋果核0712175
沙發
熱心網友2
他讓我學了很多知識
查看全部4條評論

E. 魯濱孫漂流記作者簡介

魯濱孫漂流記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被譽為「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笛福生於倫敦一個油燭商家庭,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從事商業的同時,他還從事政治活動,代表當時日益上升的資產階級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冊子,並因此被捕。笛福直到晚年才開始創作小說。

寫《魯濱遜漂流記》時,他已59歲了。此後,他又創作了《辛格頓船長》《傑克上校》《摩爾·弗蘭德斯》等小說,這些小說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影響以及作用。

(5)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擴展閱讀

笛福生活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時期,他屬於資產階級,他是中上層資產階級的代言人。笛福一生最關心的是發展資本主義,他極力稱贊的是資產階級,他認為一個國家發展最核心的問題是發展貿易。「給我們貿易就是給我們一切」,「貿易是世界繁榮的生命」,這就是他最根本的主張。

因為他以為貿易使製造業和航海業發展,使人民有工作,有衣穿,有飯吃,物資也因此能保持高價,並且可以維持高的地租,所以上層社會也得到好處。只要有勤勞的人來發展貿易,任何地方都會繁榮起來。他的一切經濟論著與部分政治論著都發揮這個主張,提出了許多具體建議。

笛福關於發展經濟的主張是有利於英國社會發展的,但是,他熱烈地支持殖民制度,提出奪取、經營殖民地的辦法,提出與落後民族擴大貿易的辦法,並且擁護黑奴買賣。這一切都表現了他的階級局限性。

《魯濱遜漂流記》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

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F.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誰這是一部以第幾稱寫的長篇小說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
)國小說家(笛福
),有「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的美譽

G.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哪個國家的誰還寫過什麼作品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為《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小說作品。內
主要講述了容主人公魯濱遜因多出海遇難,先被海盜攻擊,再到種植園,最後漂流到無人小島,並堅持在島上生活,最後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
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魯濱遜漂流記》、電視劇《魯濱遜漂流記》。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作品可讀性強。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

H.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18世紀英國小說家是誰

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

I. <<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是哪個國家的人

丹尼爾·笛福(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生於英國倫敦,本姓福(foe)。笛福後來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聽起來如同貴族的「de」的前綴,形成笛福(defoe)這一筆名。笛福的父親詹姆斯·福從事屠宰業,雙親都是長老會教徒,不信仰英國國教,笛福自己也在長老會的學校里接受中等教育,但沒有上過大學。笛福曾經從商,但是遭到失敗,甚至於1692年破產。隨後他為了謀生,干過各種工作,如政府的情報人員等,同時從事寫作。1696年他成為了一家倫敦磚瓦廠的經理。
笛福不信仰英國國教,這使得他在政治上擁護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笛福發表了一本小冊子《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用反諷手法猛烈抨擊托利黨當局迫害不同教派,被逮捕。經過審判,笛福被判入獄六個月,並從1703年7月31日起帶枷遊行三天。笛福則在獄中針鋒相對寫了詩歌《枷刑頌》。這使得在他遊行過程中,民眾將其當英雄看待,向他投來的不是石塊而是鮮花,並且為他的健康乾杯。輝格黨首領羅伯特·哈利非常欣賞笛福的才華,在他干涉下,笛福獲得了釋放。哈利希望笛福辦雜志以爭取民眾對自己的蘇格蘭-英格蘭聯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於1704年創辦了《法國時事評論》。1708年哈利失勢,笛福繼續支持其繼任者戈多爾芬直到1713年雜志中斷。

1719年笛福根據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一部分經歷和自己構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中文翻譯為《魯濱遜漂流記》。小說講述一個在海難中逃生的水手在一個荒島上通過自己的智慧與勇氣,戰勝險惡的自然環境,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小說大受歡迎,一年之內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被世界各地的人閱讀。笛福的其他主要小說作品有1720年完成的《辛格爾頓船長》和1722年的《摩爾·弗蘭德斯》。笛福還寫了大量小冊子與新聞報道,1722年法國馬賽發生瘟疫,笛福出版以1665年倫敦大瘟疫為內容的《大疫年紀事》,迎合了當時市民的關注,頗受歡迎。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1731年4月24日)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其作品主要為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情節曲折,採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並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J.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 )國小說家( ),有「 」的美譽

《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 )國小說家(笛福 ),有「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的美譽

閱讀全文

與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作者戰車 瀏覽:787
赴宴小說閱讀 瀏覽:920
重生變成雷克斯的小說 瀏覽:269
偽偽娘小說推薦 瀏覽:297
日本好看的名著小說 瀏覽:410
小說酒名字大全 瀏覽:328
穿越小說璃王齊王 瀏覽:465
網站寫小說賺錢 瀏覽:897
作者夜色傾城小說百度雲 瀏覽:780
幽谷百合小說閱讀 瀏覽:791
敦敬明小說人物名字 瀏覽:378
同人小說喊山 瀏覽:933
小說誰的青春不荒唐作者林夕 瀏覽:597
男主角叫逸凡的小說 瀏覽:802
17年小說推薦 瀏覽:710
好看不出名的小說推薦 瀏覽:337
燕歸巢穿越小說花輕言 瀏覽:704
立偉小說人物 瀏覽:943
傅少弦夏雲熙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203
作者小暴小說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