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閱讀排行 > 閱讀魯迅小說

閱讀魯迅小說

發布時間:2021-01-26 19:07:51

1. 魯迅小說閱讀筆記

1.<祝福》
2祥林嫂抄在魯鎮打工的生活。她先是被魯鎮所接納,但是之後他丈夫死了,孩子也被狼吃了,她變的精神恍惚,魯鎮也因此不再接納他。最終,在過年的祝福聲中她悲慘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3在封建禮教以及宗法制度的壓迫下,祥林嫂如何走向死亡悲劇命運的。封建制度的殘忍。普通小人物的凄涼和無知。4祥林嫂,「我」,阿毛,柳媽等。
6,現實主義的寫實手法。
7題材開掘深刻,情節獨特,敘述視角的獨特性。有意拉開作者和讀者的距離。人物刻畫的深刻獨到。
簡單這些吧,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2. 魯迅的小說《故鄉》全文

魯迅的小說《故鄉》:

我冒著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彷彿也就如此。

於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麼好心緒。

我這次是專為了別他而來的。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須趕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別了熟識的老屋,而且遠離了熟識的故鄉,搬家到我在謀食的異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門口了。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正在說明這老屋難免易主的原因。幾房的本家大約已經搬走了,所以很寂靜。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宏兒沒有見過我,遠遠的對面站著只是看。

但我們終於談到搬家的事。我說外間的寓所已經租定了,又買了幾件傢具,此外須將家裡所有的木器賣去,再去增添。母親也說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齊集,木器不便搬運的,也小半賣去了,只是收不起錢來。

「你休息一兩天,去拜望親戚本家一回,我們便可以走了。」母親說。

「是的。」

「還有閏土,他每到我家來時,總問起你,很想見你一回面。我已經將你到家的大約日期通知他,他也許就要來了。」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這少年便是閏土。我認識他時,也不過十多歲,離現在將有三十年了;那時我的父親還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個少爺。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個忙月(我們這里給人做工的分三種:整年給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長工;按日給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種地,只在過年過節以及收租時候來給一定人家做工的稱忙月),忙不過來,他便對父親說,可以叫他的兒子閏土來管祭器的。

我的父親允許了;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彷彿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他是能裝弶捉小鳥雀的。

我於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閏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的去看。

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

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

「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我於是又很盼望下雪。

閏土又對我說:

「現在太冷,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底下,你聽,啦啦的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我那時並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麼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的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他在水果店裡出賣罷了。

「我們沙地里,潮汛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阿!閏土的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須回家裡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廚房裡,哭著不肯出門,但終於被他父親帶走了。他後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

現在我的母親提起了他,我這兒時的記憶,忽而全都閃電似的蘇生過來,似乎看到了我的美麗的故鄉了。。。。。。

(2)閱讀魯迅小說擴展閱讀:

一、中國網上時間:2006-10-19,文章來源:新華網的文章《藤井省三:「所有日本學生都讀過《故鄉》」》講述了魯迅作品在日本的故事,文章正文如下:

1、魯迅作品收入中學教科書

談到魯迅對普通日本人的影響,藤井省三以日本的教科書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說明。他說在日本中學的語文教科書中收錄了魯迅的《故鄉》,現在有五家出版社出版中學語文教科書,這五家出版社的教科書中都有《故鄉》。

《故鄉》在日本的普及有一個過程,1952年有一家出版社的教科書收錄了《故鄉》,後來逐漸增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所有的教科書都收錄了這一作品。這就等於說,中日邦交正常化34年來,所有的日本學生都讀過魯迅的《故鄉》。

日本的高中語文教科書收錄最多的是《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收錄《藤野先生》是從中日交流的角度出發,《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與考試有關,考試對日本高中生來說是最現實的問題,對《孔乙己》容易理解。《阿Q正傳》對中學教科書來說太長,中學生和高中生理解起來也有一定困難。所以沒有收錄到中學教科書。但從大學學習中國文學的學生的論文來看,寫《阿Q正傳》和《故鄉》的最多。

2、日本魯迅研究重實證

關於現在研究魯迅的意義,藤井省三認為,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鼻祖,這一點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在歐洲和美國都有定論。要了解中國現代文學必須研究魯迅。魯迅文學對國民具有引導的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魯迅對現代中國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

魯迅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發現文學改造國民性的力量,開始文學活動的,魯迅受日本明治時期的影響,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中考慮自己國家的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魯迅的思想中也反映了當時中日兩國的關系,因此,研究魯迅有助於人們認識當時中日兩國的歷史。

談到日本魯迅研究,藤井省三認為最大的特點之一是日本的實證研究很強,當然中國也有很多實證研究,但總起來看,實證研究和理論研究各佔一半。日本的實證研究所佔比例為70%到80%左右,理論研究只佔20%至30%,這是日本魯迅研究的特點。

另外,魯迅對中國的研究者來說,是本國的作家,很多中國人研究魯迅自身及其作品,不涉及比較。對日本人來說,魯迅是外國作家,因此容易把魯迅和日本作家進行比較,在日本,魯迅比較研究成果多,世界其他地區的研究者研究魯迅時,也有類似情況。

關於自己的魯迅研究,藤井省三回顧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主要研究俄羅斯文學經由日本對魯迅發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如安特萊夫對魯迅的影響等,並與日本如何接受俄羅斯文學影響進行比較。

進入90年代,研究魯迅《故鄉》的閱讀史,出版了《魯迅〈故鄉〉的閱讀史》一書,僅從魯迅小說《故鄉》於1921年發表後被閱讀和評論的變遷情況,運用傳播美學和接受美學的批評方法展示20世紀現當代文學的空間,其中涉及了許多文學史未曾涉及的領域,與傳統的文學史大不相同。

3年前,他把魯迅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的影響加以比較,出版了《魯迅事典》一書。

二、讀魯迅先生的《故鄉》,很多人都會有不同的感想,感想文章部分正文如下:

《故鄉》來自短篇小說集《吶喊》。一個小說家的短篇小說到底怎麼樣,有時候,單篇看不出來,有一本集子就一覽無余了。舉一個例子,有些短篇小說非常好,可是,放到集子里去,你很快就會發現這個作家有一個基本的套路,全是一個模式。好的短篇集一定是像《吶喊》這樣的,千姿百態,但是,在單篇與單篇之間,又有它內在的、近乎死心眼一般的邏輯。

「沒有做穩奴隸」的閏土:

就小說的人物刻畫而言,《故鄉》寫閏土和寫楊二嫂的筆法其實是一樣的,也是兩個半圓:一個屬於敘事層面,一個屬於輔助層面。但是,這里頭的區別非常大,非常非常大。

寫女流氓楊二嫂,無論在敘事層面還是輔助層面,魯迅是一以貫之的,也就是所謂的魯迅式的「冷眼」。很冷。同樣在輔助層面,魯迅寫閏土卻是抒情的和詩意的。這一點在魯迅的小說里極其罕見。

作為象徵主義小說,在小說的大局方面,魯迅是極為精心的,有他的設計。千萬不要以為魯迅寫小說是隨手的,他的小說寫得好只因為他是一個「天才」,屬於「妙手偶得」,不是這樣。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頭,中國文壇有一個不好的東西,一說起作家的「思考」就覺得可笑,這就很悲哀。

思考是人類最為重要的精神活動之一,是精神上的本能,它的作用不能說比感受力、想像力重要,至少也不在感受力、想像力之下。

在《故鄉》里頭,呈現流氓性的當然是圓規。自然是閏土。問題來了,寫楊二嫂,魯迅是順著寫的,一切都符合邏輯。寫閏土呢?魯迅卻是反著寫的。我們先來看魯迅是如何反著寫的——

在輔助層面,魯迅著力描繪了一個東西,那就是少年的「我」和少年的「閏土」之間的關系。我把這種關系叫做自然性,人與人的自然性。它太美好了。

在這里,魯迅的筆調是抒情的、詩意的,這些文字就像泰坦尼克號,在海洋里任意馳騁。我必須補充一句,在「我」和「閏土」自然性的關系裡頭,「我」是弱勢的,而「閏土」則要強勢得多,這一點大家千萬不要忽略。

但是,來到敘事層面,魯迅剛剛完成了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戲劇性即刻就出現了,幾乎沒有過渡,魯迅先生寫道:

他(閏土)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到:「老爺!」

人與人的自然性戛然而止。一聲「老爺」,是階級性。它就是海洋里的冰山,它擋在泰坦尼克的面前。泰坦尼克號,也就是魯迅的抒情與詩意,一頭就沖著冰山撞上去了,什麼都沒能擋住。弱勢的「我」成了「老爺」,而強勢的「閏土」到底做上了奴才。魯迅在這些細微的地方做得格外好,大作家的大思想都是從細微處體現出來的,而不是相反。

在這里,所有的抒情和所有的詩意都在為小說的內部積蓄能量,在提速,就是為了撞擊「老爺」那座冰山。這個撞擊太悲傷了、太寒冷了,是文明的大災難和大事故。在這里,我有幾點需要補充。

第一,奴性不是天然的,它是奴役的一個結果。從閏土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在閏土的天然性和奴性之間沒有過渡,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這個黑洞里全部的內容,就是閏土如何被奴役、被異化的。

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它其實是不需要寫的。每個人都知道黑洞里的內容。小說家魯迅的價值並不在於他說出了人人都不知道的東西,而是說出了大家都知道、但誰也不肯說的東西!

第二,在閏土叫「我」老爺的過程中,什麼都沒有發生。也就是說,在閏土身上所發生的一切,都是非脅迫性的,它發自閏土的內心。

在小說的進程里,這座冰山本來並不存在,但是,剎那間,閏土就把那座冰山從他的內心搬進了現實,閏土的搬運的速度之快甚至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我」都來不及左轉舵和右轉舵。那是閏土的本能,那是一個奴才的本能。

魯迅到底安排「我母親」出現了。「我母親」告訴閏土,「不要這樣客氣」「還是照舊(自然關系)」,閏土說:「那時是孩子,不懂事。」這才是閏土內心的真實。不能說「閏土們」的內心沒有理性,有的。這個理性就是奴性需求。

「懂事」就是喊「老爺」,就是選擇做奴才,做「做穩了」的奴才,或者說,做「做不穩」的奴才。在魯迅的眼裡,奴役的文化最為黑暗的地方就在這里:它不只是讓你做奴才,而是讓你心甘情願地、自覺地選擇做奴才,就像魯迅描寫閏土的表情時所說的那樣。魯迅是怎麼描寫閏土的表情的?又「歡喜」又「凄涼」。

這兩個詞用得太絕了,是兩顆子彈,個個都是十環。可以說是神來之筆。這兩個詞就是奴才的兩只瞳孔:歡喜,凄涼。

第三,五四那一代知識分子,或者說作家,有兩個基本的命題:反帝、反封建。這個所有人都知道,也沒有任何疑問。

不過我想指出,在大部分作家的眼裡,反帝是第一位的,是政治訴求的出發點,這個也可以理解,民族存亡畢竟是大事。魯迅則稍有區別,他反帝,但反封建才是第一位的。封建制度在「吃人」——它不讓人做人,它逼著人心甘情願地去做奴才。

第四,在變革中國的大潮中,五四一代的知識分子,或者說作家,在階級批判的時候,大家都有一個基本的道德選擇,那就是站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那一頭,他們在批判「統治者」。這是對的。毫無疑問,魯迅也批判統治階級,但是,有一件事情魯迅一刻也沒有放棄,甚至於做得更多,那就是批判「被統治者」、反思「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魯迅的批判極其另類。

他的所謂的「國民性」,所針對的主體恰恰是「被統治者」。在現代文學史上,這是魯迅和其他作家區別最大的地方。當絕大部分的知識分子、絕大部分作家都在界定「敵人是誰」的時候,魯迅先生十分冷靜地問了一句:「我是誰。」在魯迅看來,「我是誰」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敵人是誰」。其實,一部《吶喊》,它的潛台詞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是誰。

香爐和燭台:

我只能說,魯迅先生太會寫小說了,家都搬了,一家人都上路了,小說其實也就結束了。就在「沒有小說」的地方,魯迅來了一個回頭望月。通過回望,他補強了小說的兩位主人公,也就是「故鄉」的兩類人:強勢的、聰明的、做穩了奴隸的流氓;迂訥的、蠢笨的、沒有做穩奴隸的奴才。

同樣是一個象徵的還有閏土所索要的器物,那就是香爐和燭台。香爐和燭台是一個中介,是偶像與崇拜者之間的中介。它們充分表明了閏土「沒有做穩奴隸」的身份,為了早一點「做穩」,他還要麻木下去,他還要跪拜下去。無論作者給我們這些讀者留下了怎樣一個光明的、充滿希望的尾巴,那個漸漸遠離的「故鄉」大抵上只能如此。

3. 魯迅的文學作品應如何閱讀

魯迅是20世紀中國知識界最具深刻性、豐富性與文化魅力的偉大人物。且不去爭論魯迅這一位文學家,思想家,是不是那麼「偉大」,就看他的文學作品,他不太多的小說、散文和散文詩,乃至最多的雜文,到了今天,還能有許多人喜歡它,去閱讀,去研究,也能有一些人討厭他,想「搬開」他,就足以說明魯迅這個人,是不那麼容易就被人遺忘掉的。這塊「老石頭」,之所以不太輕易搬得動,除它的質量外,恐怕還有一種「與君同行」的長久性和未來性。人們像無法抹掉一件古老器皿的花紋一樣難以抹掉他的光輝。他存在的永久性幾乎與任何一個「捍衛」者都無關。也可以這么說:無論你喜歡也好,討厭也好,你都得承認,比這個世紀里中國許多大作家,魯迅總是有他自己永遠令人琢磨不完的獨特的思想。這些思想與整個民族在世界上的生存和出路血肉相關。他的思想甚至超越了一個民族自身的范圍。一些熟悉的外國朋友,之所以重視魯迅,幾十年裡孜孜不倦地研究魯迅,主要原因,即在於此。我的一位韓國博士研究生,在去年我開設的「魯迅研究」課的作業結尾說,她很為自己的國家一百年來的文學感到悲哀,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像魯迅這樣的作家。郁達夫1937年給日本《改造》雜志寫的只有230 余字的短文《魯迅的偉大》里說:「如問中國自新文學運動以來,誰最偉大?誰最能代表這個時代?我將毫不躊躇地回答:是魯迅。魯迅的小說,比之中國幾千年來所有這方面的傑作,更高一步。至於他的隨筆雜感,更提供了前不見古人,而後人又絕不能追隨的風格,首先其特色為觀察之深刻,談鋒之犀利,文筆之簡潔,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飄逸幾分幽默的氣氛,就難怪讀者會感到一種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厲的風味。當我們見到局部時,他見到的卻是全面。當我們熱中去掌握現實時,他已把握了古今與未來。要全面了解中國的民族精神,除了讀《魯迅全集》以外,別無捷徑。」誠哉斯言!這段「蓋棺論定」似的文字,至今讀起來,仍令我們深思。
由於魯迅和他的遺產與20世紀中國文化發展之間存在的非常特殊的關系,由於政治權力與意識形態在進行人民群眾的精神塑造中對文學某種功能的依賴,也由於權力者與研究者出於輿論一律或思想挑戰的需要各自對於魯迅進行的「過度詮釋」,由於上述種種原因,在30年代以來的魯迅被接受的整個歷史中,始終存在著一個超世俗的神聖化與反神聖的世俗化之間的矛盾運動過程。近二十年來時斷時續出現的以各種形式批評魯迅的許多現象,當前的「走近」風,就是仍在進行中的對於魯迅反神聖的世俗化過程中一種必然。
魯迅的詮釋,歷來由一些政治權威、文化精英和學

4. 閱讀魯迅的小說《葯》,試概述其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作品通過對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為兒子小栓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頌揚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貼近群眾的局限性。

【深刻主題】:由於受封建統治階級長期的壓迫和麻痹,人民陷入愚昧和無知的境地。如果說華老栓是因為受封建迷信而造成小栓的死亡悲劇,那麼,革命者夏瑜的遭遇則是一個更大悲劇。人們對夏瑜反對封建統治的革命行動絲毫不理解,夏瑜對群眾落後狀態的深切同情,反被人們罵為「發瘋」,對夏瑜的流血犧牲,人們漠不關心,冷淡到以他的血來作為治病的葯,這是多麼可悲的無知和麻木!這反映了尚未覺醒的群眾與革命先驅者之間存在著可悲的隔閡。小說通過這兩個悲剮,挖掘出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深刻的歷史教訓,揭示了民主革命必須啟發群眾覺悟的重大問題。

【題目立意】:
《葯》的題目含義深刻。主要包含以下三層意思:
1.全文以華老栓買葯為兒子治病為故事的開頭,題中的「葯」即蘸著革命者鮮血的人血饅頭。
2.這篇文章是魯迅寫給麻木不仁的人民群眾的一帖葯,意在拯救他們的靈魂,醫治他們的精神。
3.文章同樣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葯,指出革命不能脫離群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作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評價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可謂知言。

5. 魯迅小說的閱讀心得 2000字

《狂人日記》在表現「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的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吃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還渴望將來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級的「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朦朧理想。具有鮮明的現代特徵,具體表現為省察歷史與現實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靈魂的自審精神,以及關注生存和發展的憂患意識,遠遠超出了一般知識分子顧影自憐式的自慰,顯示了「五四」時期思想啟蒙的高度。

6. 閱讀魯迅小說《孔乙己》片段回答問題

櫃里、櫃外,短衣、長衫,站著、坐喝,多是、只有
這些反義詞反映了當時社會已被食人不吐骨頭的舊封建社會制
度所侵蝕,諷刺於無形
。人心的勢力冷酷
【長衫代表讀書人,地位高】
並引出下文

7. 請設計一個閱讀魯迅作品的計劃,研究魯迅作品

魯迅的作品我基本讀完了。並不是太多。
你先讀散文集《朝花夕拾》,有助於了解其家庭生活經歷。再讀《故事新編》,可能開始讀不懂其深刻含義,但是這本小說集很幽默有趣,有助於提高你的興趣。然後讀《吶喊》《彷徨》兩本,其他的就是16本雜文集了。散文詩集《野草》很難理解,可以放在最後讀。
其實閱讀的順序沒有一定之規,按自己的興趣去讀好了。因為你要想深刻理解魯迅,讀一遍是不夠的,你要是真對其產生了興趣,自然會不斷地去反復閱讀。
當你對其作品有了感性認識之後,可以轉而閱讀魯迅傳記。
我推薦兩本,一是林賢治的《人間魯迅》,是最好的魯迅傳記。還有一本是王曉明的魯迅傳,可以參閱。
國內研究魯迅的專家,最讓我佩服的有兩位,一位就是林賢治,此君沉著踏實,堅韌不拔,滿腔熱血,思慮深刻。還有一位是王富仁教授。王富仁原是北師大的博導,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雖然是會長,他可不是官僚,他是憑自己的成就,他是魯迅研究界最具理論家氣質的一位,後來被汕頭大學以200萬重金挖走,現在汕頭大學組建新國學研究中心,他的魯迅研究系統性很強,高屋建瓴,視野開闊,如長江大可,浩浩湯湯。代表作《吶喊彷徨綜論》《中國文化的守夜人》等等。
國內研究魯迅的專家,吃魯迅飯的人很多,多多少少都有些成就吧,你漸漸地就會接觸到的。
日本的魯迅研究走在世界前列,甚至比中國還要先進,伊藤虎丸、木山英雄、丸山升等學者的作品,都有其深刻的價值。
陳丹青先生的幾篇談魯迅的文章,迥異那些專家學者,更多感性,讀來使人深受啟發。
鄙人不學無術,信口雌黃,拋磚之言,請君斟酌。 就是5分實在太少了。。。。。

8. 免費閱讀魯迅小說

魯迅作品http://www.tianyabook.com/luxun/index.html

9. 魯迅小說全集閱讀感悟1000字

最近在看魯迅的小說,裡面精確刻畫了舊社會的各色小人物,有窮酸書生孔乙己,有從充滿希望的少年到終受生活摧殘而卑賤的閏土,純屬無賴的阿Q,等等。他們組成了中國特色式是社會。但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引我深思的是一種惡性怪圈的社會現象。
典型的是阿Q,他自己孱弱,經常受欺負,可是對於稍稍不如他的人,卻又作為欺負者出現。囿於強者,自己受了苦,就要把苦撒到弱者身上。即便找不到弱者,也要運用精神勝利法,把自己想像成兩個人,自己打自己,別麻痹說是自己把氣出在別人身上了,以此又怡然自樂起來。這是最初的人與人生理體能上的較量。
小說《端午節》開篇也道出了很多怪圈,比如老輩威壓青年,似乎這樣做的唯一原因也就是年長幾歲。可是,中國人講究長幼尊卑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什麼「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即便年輕時倍受長者的欺壓,將來這少年有了兒孫時,大抵也要擺這架子的吧。中國的媳婦要孝順公婆,言聽計從,直到她成為婆婆的那天,以至於「媳婦熬成婆」成為了通用的俗語來表示經歷多番苦痛後迎來了好日子。可惜,這樣的好日子經不起細想:所謂好日子不過是從痛苦的承受者成為痛苦的施加者。悲夫!
《端午節》還寫道:現在社會上時髦的都通行罵官僚,而學生罵得尤厲害。然而官僚並不是天生的特別種族,就是平民變就的。現在學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麼兩樣呢?這話應該是古今通用吧。單就簡單的公車私用現象,人們會罵那些官吏,然而,當他們自己有公車時,什麼公車私用,全然不會在腦中閃一下,保准早就開著車到處逍遙了。這不正是典型的上公交車心理嗎?沒上車的,想車多停會兒,一旦上車,就想車馬上開走,少載些客。現在,房子是熱門話題,也同樣體現這樣的怪圈。買上房子的人成天希望房價瘋漲,盡管是那些只有一套房子自己住決計不會套現的人,也盼著房價升在那瞎樂呵;而沒買上房的人,自然希望房價低些。
這么些怪圈,其實魯迅先生老早就總結了:中國幾千年社會,無非吃人與被吃。話是狂了點,但理在那擺著。這個怪圈完全背離了孟子所說的「子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怕吃虧受欺負受壓榨,可一旦成為在上的得利者欺負者壓榨者,立馬又心安理得起來。我們口頭常提到「將心比心」,實則盡是我們最缺乏的。
如今,我們的社會,任何人都覺得自己最委屈,各團體階級之間缺乏理解。當然,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復雜的。只是,怪圈還在上演,本文只列出了現象,但為什麼會這樣?如何努力才能形成良性的社會?這還需要大量的工作。誠如《故鄉》里,「我」希望閏土的兒子和我的外甥有新的生活,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正如這地上的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 魯迅作品或介紹魯迅的文章的課外閱讀記錄

魯迅作品很多,重點推薦:

1.《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專個短篇白話小說,屬其主旨在與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日記》以日記的形式成文,全部採用第一人稱,描寫了整個外部世界在「我」眼裡的形象,幾乎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表白。作者通過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在本文中借狂人的角度以狂人的口吻發出了一聲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2.《朝花夕拾》的內容和感受;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三閑集·〈自選集〉自序》〕,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閱讀全文

與閱讀魯迅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作者戰車 瀏覽:787
赴宴小說閱讀 瀏覽:920
重生變成雷克斯的小說 瀏覽:269
偽偽娘小說推薦 瀏覽:297
日本好看的名著小說 瀏覽:410
小說酒名字大全 瀏覽:328
穿越小說璃王齊王 瀏覽:465
網站寫小說賺錢 瀏覽:897
作者夜色傾城小說百度雲 瀏覽:780
幽谷百合小說閱讀 瀏覽:791
敦敬明小說人物名字 瀏覽:378
同人小說喊山 瀏覽:933
小說誰的青春不荒唐作者林夕 瀏覽:597
男主角叫逸凡的小說 瀏覽:802
17年小說推薦 瀏覽:710
好看不出名的小說推薦 瀏覽:337
燕歸巢穿越小說花輕言 瀏覽:704
立偉小說人物 瀏覽:943
傅少弦夏雲熙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203
作者小暴小說 瀏覽:214